- 发布日期:2025-09-08 16:37 点击次数:127
最近,菲律宾军方在巴丹群岛的马哈陶岛上搞了个动作,说是为了“保卫领土和应对灾害”,建了个前沿作战的基地。这个岛的位置很关键,就在吕宋海峡那里,离台湾岛最南边还不到200公里远。因为这个地方位置特殊,所以能盯着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看。而这两条海峡呢,又是咱们中国海军去西太平洋必须要走的重要路。
作为菲军迄今最大的前沿设施,尽管配备来雷达站、无人机起降平台及弹药库,可驻扎连级作战单位,但其战术规格与菲方的战略目标仍然明显错位。跟中国在永暑礁等南海岛礁上布置的远程岸舰导弹还有雷达系统比起来,菲律宾那个基地根本没啥区域阻拦的能力,它反舰火力的射程连300公里都超不过。
在解放军中近程地地导弹还有空射巡航导弹都能打到的范围内,这个固定的基地真打起仗来,估计撑不了多长时间。这个基地离菲律宾自己本土的基地有200公里远呢,再说说啊,就凭那2艘“何塞·黎刹”级护卫舰,根本没法好好保护后勤补给线,这保护能力实在太弱了,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这个基地能建起来还能正常运转,关键还是得靠美军在背后支持。在2024年“肩并肩”军事演习里,美军在当地已经安排上了两种厉害的导弹。有一种导弹叫海军打击导弹NSM,它能够着185公里远的目标;另外还有个“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系统射程可更厉害啦,能打到1700公里那么远的地方呢。
还有他们那个军事基地自己没啥本事掌握海洋上的情况,还得靠美军的P-8A反潜机和无人机来帮忙收集信息。就因为这样,菲律宾军方参谋长布劳纳才敢大放厥词,说什么“要是台海发生冲突,菲律宾肯定得掺和进去”。可他这话明显违背了《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规定,因为那条约里说的防御范围就只限于菲律宾本土。
建立这个基地并且试图介入中国内政,反映了菲律宾决策层在政治判断上存在严重误区:
首先是身份认知错位。作为东盟创始国,违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不参与任何威胁成员国的安排”原则。其二是战略目标矛盾。既宣称要保障20万在台菲劳工的安全,又主动将台海纳入作战想定引来战祸。其三就是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对等。要是为了那点好处去牺牲中菲之间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的经贸往来,到头来,就只拿到美国每年几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这根本就不值当啊。
还有个更现实的事儿得琢磨琢磨:就算建了这么个基地,难道就真能给中国添堵、找麻烦了吗?
在中国绝对的军事实力面前,这处基地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7月那段时间,解放军的山东舰航母编队路过巴士海峡,菲律宾方面压根儿就没跟上、没追踪好。再看看菲律宾在那个岛上布置的火箭炮和反舰导弹,射程跟咱们中方军舰上装备的武器比起来,那可差远了。再说了,解放军的无人侦察机能不分白天黑夜、全程对那片海域进行监视,比他们基地里的雷达看得还要远呢。
中国在台海方向的军事设施建设已形成立体反制体系。东部战区列装的076两栖攻击舰与055型驱逐舰构成海空联合打击群;火箭军数百枚东风-17部署于东南沿海的山区;南海岛礁上的鹰击12B岸基反舰系统形成600公里封锁带。在这种全维拒止体系面前,菲方基地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正如新加坡防长黄永宏所言:“小国卷入大国博弈,当如荆棘丛中的蝴蝶般谨慎”。中国海警2304舰近期在仙宾礁的常态化值守表明,反制手段既包含军事威慑,也涵括行政管控与外交斡旋。
南海区域稳定的关键不在军事前哨的数量增减,而在于回归《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的协商机制。菲律宾如果继续将安全寄托于域外力量,必定成为大国博弈中的无效成本。